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股票发行工作中强化证券承销机构和专业性中介机构作用的通知 1993年6月24日 证监机字[1993]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证券管理部门: 我会在复审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的申报材料中发现,相当部分的证券承销机构和 专业性中介机构为企业出具的材料,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复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 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加强证券承销机构和专业性中介机构的责任,提高其业务水准, 经研究,现通知如下: 一、企业申报材料一律由企业选定的证券主承销机构组织有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事 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按《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 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作。申报材料经地方政府 审核批准后,由地方政府直接或委托证券承销机构送给我会发行部。证监会发行部在 复审预审过程中对申报材料提出的修改和补充要求,将向地方政府证券管理部门和证 券中介机构提出。企业及其承销机构应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协调下,进行修改和补充。 证监会不接待企业的直接询问及报送材料,也不同企业直接接触。 二、证券主承销机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在准备材 料时,必须严格执行《条例》和《准则》及有关规定,以本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和职 业道德对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核查和验证后,制作合乎要求的申报材料。除申请人须 按照《条例》的规定为其出具法律意见书外,主承销机构也应当聘请律师事务所,对 企业申报材料的规范性、完整性把关。对专业性中介机构违反规定出具虚假、严重误 导或重大遗漏文件的行为,将根据《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同时,追究证券主承销 机构的连带责任,一并处罚。 三、企业向专业性中介机构提供材料时,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对企业伪造、篡改材料等行为,我会将视情节轻重,根据《条例》给予处罚。对于中 介机构不作实地考察,不尽勤勉义务而导致其未能发现上述虚假、误导、遗漏等缺陷 者,证监会亦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四、鉴于前期审核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今后需要对证券主承销机构的承销资格 进行审查。这次的审查标准是: 1.具有法定最低限额以上的实收货币资本; 2.主要负责人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员有三年以上的证券管理工作经历,或者有 五年以上的金融管理工作经历; 3.有足够数量的证券专业操作人员,其中70%以上的人员在证券专业岗位工作过 二年以上; 4.全部从业人员在以往三年内的承销过程中,没有因内幕交易、侵害客户利益, 工作严重失误受到起诉或行政处分; 5.没有违反过国家有关证券市场管理法规和政策,认真执行我会下发的有关文 件;凡因违反有关法规政策并受到通报批评以上处罚的证券承销机构,在这次发行审 核中,一律不予确认承销资格; 6.承销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在前三年的承销过程中,无其它严重劣迹,特别是 与欺诈、提供虚假信息有关的行为; 7.承销机构不得持有被承销企业7%以上的股份,或不是被承销企业大股东中前 五名以内的股东。二者居其一,则不具备主承销资格; 8.一个证券主承销机构同时承销的企业,最多不得超过五家。"同时"是指与 不同企业签定的承销合同规定的承销时间相互重合或交叉。 五、为进行资格审查,要求做主承销的证券机构如实向我会证券机构部报送以下 文件资料: 1.人民银行批准设立机构的文件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副本; 2.人民银行核准的机构章程; 3.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副本; 4.1992年底的经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审核的营业报告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5.最近月份的资产负债表和业务汇总表; 6.主要负责人简历及证券业务操作人员情况说明材料; 7.对各类企业的投资参股说明材料; 8.过去三年中参加过的所有证券发行承销业绩一览表; 9.我会要求的其它材料。 为确保复审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各地方人民政府证券管理部门将此《通知》转发 给当地各证券承销机构和专业性中介机构,配合我会加强对证券承销机构和各种专业 性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做好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核工作,促进证券监管工作 走上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