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程序及报送材料的规定 财会[2001]44号 [2001-08-16]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企业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的程序及报送材料的规定》的通知 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央企业集团公司: 现将《国有企业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程序及报送材料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 附件:国有企业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程序及报送材料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一年七月三十一日 附件: 为了促进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现对国有企业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程序及报道材料,规定如下: 一、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国有企业,应根据行业会计制度以及相关补充规定(以下简称“原制度”),按照办理年终结账前财产清查等要求,全面清查企业的资产、负债: 1.清理债权、债务,并确认其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关金额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坏账损失; 2.原材料、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积压物资和报废损失; 3.各项投资与被投资单位的相关金额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投资损失; 4.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在建工程等各项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盘盈、盘亏和毁损等情况; 5.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上述清查出的结果,按原制度的规定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同时,在上述全面清查的基础上,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规定,检查各项资产、负债的金额,确认各项资产的减值损失,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将上述待处理财产损溢按规定程序批准后进行处理。 企业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应编制待处理资产损失明细表(格式如下)。 二、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全面清查财产、核实债务的基础上,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具备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若干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905号)第二条规定的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核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三、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向各级主管财政机关(指财政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财政部门,下同)的会计管理部门,报送如下材料: 1.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报告; 2.经理(厂长)会议、或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件等; 3.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理由,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预计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的说明; 4.企业现有资产质量的说明,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预计产生的资产损失及其说明; 5.企业财务会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内部会计控制及有效性和管理结构各层次的职责等状况的资料; 6.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7.其他材料,如原执行何种会计制度、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原会计制度执行情况,最近3年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余额、尚可用以后年度利润弥补的亏损,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和实施有效性的说明等。 四、各级主管财政机关(指财政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财政部门,下同)的会计管理部门,应会同企业管理部门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会计管理部门侧重审查企业的会计机构及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要求、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内部会计控制是否健全等有关情况;企业管理部门侧重审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承受能力是否具备、内部资本与财务管理体制是否完善、资产的损失处理方法是否合乎规定等。 五、各级主管财政机关的会计管理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加入WTO的形势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消化不良资产,工作中要积极配合,认真审查企业申报的材料,审查结束后,及时由会计管理部门会同企业管理部门批复企业。 待处理财产损失明细表 项目 按原制度清查的资产损失 按《企业会计制度》清查的资产损失 资产损失 清查前 清查净损失 扣除损失后 预计损失 扣除预计 合计 帐面价值 余额 金额 金额 损失后金额 1 2 3=1-2 4 5=3-4 6=2+4 一、应收款项 其中:应收帐款 其他应收款 二、短期投资 其中:股票 债券 基金 三、存货 其中:原材料 库存商品(在产品、产成品) 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 四、长期股权投资 其中:对子公司的投资 对合资企业的投资 对联资企业的投资 五、固定资产 其中:房屋、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工具 六、在建工程 七、无形资产 其中:专利权 商标权 商誉 八、委托贷款 九、合计